金耀老师(微信号:qifeilvshi )
在演讲时,演讲者会感觉到有哪些潜在的威胁呢?我提出以下的六种,也就是造成演讲紧张的六种原因。
第一:怕自己讲不好
很多演讲者由于缺乏演讲经验、或是准备不充分都会有讲不好的担心。特别是第一次登上演讲台,第一次做演讲紧张感就更强烈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当众讲话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当时我刚当选系学生会的生活部长。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想组织一个活动。生活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能组织什么活动呢?我策划了一个各班的生活委员到学校食堂参加义务劳动,体验食堂工作辛苦的活动。活动策划得很好,我也做了很多构思。但问题是这个活动要布置下去,让大家知道这个事然后采取统一的行动。从小到大我也没当过官给人开过会,第一次要进行这样的讲话,我的心里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去讲。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重视演讲的学习了,我的手上有一本书戴尔卡耐基的书《语言的突破》,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自习我就看这本书,看怎么准备演讲。后来我根据书的提示一字一句地写出了一个讲话稿。那天开会的时候,场合也不大,就十几个人,我发现要是照稿子念很不合适,于是稿子就放在裤兜里没拿出来,用自己的话开始讲。刚开始讲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声怎么是颤的,前几句话都是颤音。后来慢慢平复下来好一些了,终于把会开完了,活动也布置了下去。最后活动很成功,我也写了稿件投给了校报、校广播站,都被录用了,这个小小的成功给了自己很大的信心。
回想这一次我当众讲话出现的演讲紧张,就是因为自己是第一次讲,很担心自己讲不好。很多朋友也是这样,因为缺乏经验、或是准备不充分、或是第一次演讲都会怕自己讲不好。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怕表现得不完美
有的朋友不是第一次演讲,有演讲的经验,演讲的次数也很多了。但是他们演讲时还是会感到紧张,这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内心有完美的要求。在我们的学员当中有40-50%的学员都有追求完美的心理。包括我本人,我在有些时候或在有些事情上也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其实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课堂上会提到已故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罗京,罗京在他的工作上做到了完美。因为他去世的时候,赵忠祥评价罗京是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榜样和标杆,因为他的播音从来不出错。但是这种完美的追求给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前面说到紧张是动物遇到危胁时的应急机制,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反应只能是临时性或短暂的,不能长时间存在。如果身体长期出现这种应急反应,那心脏、血管、神经都会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对身体就会带来伤害。因此表面上看罗京是因癌症去世,但实际上是由于要求完美,长时间的紧张让他的身体失衡,免疫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的。追求完美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逐步接受的一些观念带来的影响。比如我们教育体系中考试要考到100分我们才满意,考不到100分我们就感觉不够好,慢慢100分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养成做事要做到完美的心理。这种观念如果不破除,在演讲方面就会给演讲者带来紧张感。
第三、怕不被别人认可
以上说到的两点似乎和这一点都有关系,我们想讲好、想表现完美都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说起来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认可自己,或者说有自卑心理,就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在这方面的要求就会加强。
自卑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自己的身体瘦弱没有肌肉,看到其他男同学很强壮,是肌肉男,心理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甚至觉得自己比不上学校的所有男同学,见到女孩子都不敢直视她们的眼睛,当时有很严重的自卑心理。有了这种自卑心理哪还敢去演讲?自己不认可自己,最怕的就是别人不认可自己。因此来自于自己内心对自己的不接纳,怕别人不认可自己,也是造成演讲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怕被别人笑话
这一点我为什么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在中国式的教育中我们的家长很喜欢用让孩子羞愧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影响孩子,造成我们中国人特别害怕被别人笑话,怕丢人、怕出丑这种心理状态特别严重。包括小时候被人嘲笑这样的经验都会造成怕被别人笑话。我小的时候大概有4、5岁大,去外婆家。外婆家在南京,邻居的小孩子见的世面多,晚上乘凉的时候,小朋友们轮流讲故事。他们也让我讲,我小时候很内向,讲话很少,不会讲故事。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就给大家讲,讲得很不连贯,讲一句就说一句“然后呢----”、讲一句就说一句“然后呢----”,结果被小朋友们当成了笑话嘲笑我。第二天,我把这种委曲告诉了我妈妈,但是妈妈好像也没有安慰我,反而也说了我。这件事在我的心里印象特别深,好象过了很多年,我才把这件事放下,羞愧的能量才得以消除。
心灵类的专家们对负面能量有一个等级的分析,分析显示羞愧的能量等级最高。我们知道人在羞愧的时候觉得没脸见人,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甚至羞愧难当想去死的情况都是有的,说明羞愧的能量确实很强,能至人死地。所以,我们害怕被人笑话,害怕出丑怕丢人也是导致演讲紧张的一个原因。
第五、怕达不到目的
怕达不到目的,指的是演讲者担心演讲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达不到演讲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其实很多时候,演讲的目的被演讲者延伸和扩大了。一般来说我们把准备好的内容讲出来,演讲能讲好就行了。但是我们往往想利用演讲去影响听众、利用演讲去销售产品等等给演讲附加了很多的目的,这就会加重演讲者怕做不到的担心。
我曾经辅导过中关村的一家科技企业。他们这一次要发布一个新产品,请我给他们做演讲培训。在发布会上要做演讲的市场部经理小杨非常紧张,她问我怎么调节紧张的心理。我就发现她把她演讲的作用放大了。她觉得如果她讲不好,会对不起研发部同事半年研发产品的心血。这一次又是对着客户也就是销售对象去讲,如果讲不好,怕产品卖不好对不起公司。其实他们的产品有自动演示的功能,她只要像电视解说员一样在需要讲解的时候说上两句就行了。但是她把她解说的作用放得太大了,俗话说就是想多了。因此怕达不到演讲的目的也是造成演讲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怕内心暴露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大家可能没意识到,开口就是一个开心的过程。什么是开心呢,开心就是打开心门,向外敞开心扉。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就是说如果心灵像房子,那眼睛就是房子的窗户,但房子不能光有窗户,还得有门吧,那门在哪里呢?古代有一位道上的人叫鬼谷子,他说“口乃心之门户”,就是说嘴巴是心灵的大门。所以,开口了就相当于心门打开了,等于内心的世界就完全向外暴露了。大家想像一下,如果你家里的门是打开的,而现在我们身处在一个不安定的世界中,你是不是感觉到一种威险啊?所以我们一回家就会把门关上。人的心门也一样,平时我们都把心门关上,不会轻易向人敞开。特别是我们的内心有很多不好的感觉时更是如此。
上一篇: 人为什么会出现演讲紧张情况下一篇: 如何掌握演讲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