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害怕关注,害怕成为焦点:社交恐惧的深度分析

社恐症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表现?下面我就列出一些关键词,供大家参考:对视恐惧、余光恐惧、表情恐惧,手抖恐惧,口吃恐惧,赤面恐惧。我想这些词单看字面,也能对其有几分了解。

对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怀有显著且持续不断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做出丢脸或令人尴尬的事,或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不一定真的会做出丢人或令人尴尬的事,仅仅是担心自己会这么做,有时甚至只是感到可能会有尴尬的事情发生,就感到害怕和焦虑。

一旦处在令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中就会产生焦虑所害怕的事,可能在他人看来完全没必要,比如在电话中交谈,促膝常谈,进入一个满是人的屋子,或者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但是这对于自己来说真的太难了。

能够认识到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毫无道理的,明明知道让自己焦虑的情境也许并不可怕,但就是无法停止焦虑,也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试图避免处在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中,如不能避免,会非常焦虑和痛苦的忍受这一切。

其实,所有的社恐现象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它的背后,有一系列不合理认知,比如,对”应该“的执着,这种执着,主要来自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没有使用恰当的抚养方式,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了某些自我强迫的内容。

可以说,有社会恐惧症的人群中,都有非常顽固的“非黑即白”的模式,她们的脑海中,充斥了太多的评判和标准——这个对,那个错,这个应该,那个不应该,在这种纠缠和拉扯的分裂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内耗。

可以说,他们对自己有太多“理想化”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正是他们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植入的,根深蒂固。他们不允许自己优缺点,不接受任何人的否定(对来自别人的否定极为敏感,表现出“自尊心极强”的状态),当他们无法改变又无法直面时,就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与自恨当中。

社恐症的本质,就是“虚假”,这个虚假,既包括不能和真实的自我链接,不能承认和接纳真实完整的自己,也包括不能接纳真实客观的世界,人生就是一场肥皂泡,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肥皂泡的幻象当中,但却毫不自知,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是分裂的。

可以说,他们的内心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根深蒂固,但表现形式常常是相反的(当然也有统一的),他们内心中会有一系列衡量自己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是注定达不到的,于是他们内疚自责、自恨自怨,使用更多的力气去对抗自己这些“缺点”,结果走入恶性循环:越对抗越不接纳自己,痛苦越深。

所有的心理治疗,不管使用的是哪种流派和技术,最终的目的,都是拉近来访者与真实世界的距离,而这个“拉近”,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让来访者“认识自己”,从这个角度说,心理治疗的重点,不在于症状的解决,而在于帮助人们实现人性的成长。

听上去很简单对吗?但是,做到却太难,太难。很多时候,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真正的认识自己。

想要解决社恐症,完成真正的治疗,其实就是走向这一场“自我认知”之旅,在这条道路上,你需要卸下层层防御(尤其是卸下这些防御的过程非常痛苦,大多数人都止步于此),最终露出心灵的裸体,实现精神上的真正自由。

如果你有紧张焦虑不自信问题,欢迎加老师微信:qifeixiaoya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