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心平气和,但发脾气实在太管用。

你能意识到的是什么呢?

我希望别人喜欢我,我希望别人靠近我后还会喜欢我,我想拥有亲密的朋友、恋人,我想能和别人掏心窝子说话,最好,别人也能和我掏心窝,我想学会和别人表达感受,我想和父母和解,我想改善婚姻关系,我想沉下心来陪孩子。

总之,我想和一个人真正地呆在一起,自如地相处。心平气和,不要争吵,不要回避。

看上去这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心愿,看上去你是个很想被靠近,也很想靠近别人的人。在过去的这许多年,你或许坚信:我是真诚的、很容易被靠近的,我很信任他人,而之所以不能自如地建立关系,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看上去,只要我和别人靠近,就会出问题。

只要我知道该如何去做,我是想要做好的。

有时候我的来访者困在人际关系中时,我会去问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能意识到的,几乎都是:我渴望关系。

有时候我会说:那就去建立关系。

来访者会说:我建立不好。

据我所知,只要你想建立,在很多时候你是能建立好的。比如你说:

我想和孩子更加亲近,我想更加有耐心。

那就去陪伴孩子,更加有耐心地亲近他。

不行,浑身不舒服。

我想和老公不吵架,拥有和谐的婚姻。

这个更简单,只要你想做,几乎就能做到。那就不吵架,不论他说什么,你都不和他吵,去如你所愿地建设你想要的婚姻。

不行,我总想发脾气。

发脾气会破坏婚姻关系,你要发脾气,你又想要和谐的婚姻关系。你想要的和你做的背道而驰,那,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2

人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什么在其中横加干扰?

这个问题问得不太好,因为大部分人很难觉察,这部分归于潜意识的范畴。潜意识不能被我们很轻易觉察到。

你在日常生活中,能觉察到的你的想法、情绪、心愿,大部分属于意识的范畴。潜意识在中间搅合了一下,你就发现你冲突了。

明明想要A,做的事离A越来越远。

在什么情况下人能够去接近自己的潜意识?用心理学教科书上的说法:一、梦;二、自由联想;三、口误笔误;

四,大概就是心理分析。

3

我自己持续了两年的个人体验,目前仍在继续。作为心理动力学咨询师,这时间不算长。但仍然够我去体验作为来访者,做一个长程的心理咨询发生的动力变化。

最初的时候,体验师给出的某些试探性的解释,不能被我体验到。我理论上知道应该是这样,但感受层面离得很远。

以前上过一位老师的课,他说:在给出一个解释后,如果来访者对你说,恩,我觉得是这样。那事实上可能不是这样,因为潜意识是不能被觉察到的。

假如他说:NONONO,你胡说八道。

那就对了。

假如来访者真的认为你胡说八道,除了你真的解释错了,也许提醒你给出解释的时机不对。但也不用急,假如咨访关系建立得不错,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他有一天会想起你给的这个解释。

我作为来访者,有过多次这样的电光火石。当时对解释并不感冒,在后来的体验中,伴随着强烈的感受,自己说出来的话越来越接近这个当初并不被我认可的解释。

这有时候会让我头皮发麻,因为自己对自己竟如此不了解。

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也目睹来访者身上发生类似的体验。

回到我们开头说的,开始来访者说出的,总是意识层面的心愿:我想建立亲密关系。

比如,我想要和老公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

随着咨询的推进,更多的一些感受被发觉,慢慢地开始类似的表达:

其实每次他粘着我的时候,我会烦躁;

其实我更想要一些空间;

其实每次争吵完再和好的那个感觉,我也蛮享受的;

其实我想要的是和谐的关系,不是很亲密的那种;

其实我忍不住想吵架,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想不想要和谐;

他用我想要的方式对我了,我居然不知所措。

甚至有一位来访者,在经历了几十次的咨询后,直截了当地说:好吧,其实我不希望他变成我期待中的样子,我宁愿我们继续吵。

而这些想法,在咨询刚开始的时候,对来访者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这个过程,不总这么顺利。有时候很难推进,有时候半途而废。

但我能看到,他们在离自己的潜意识越来越近,哪怕没有事先给过解释。这带给我的感觉,和我自己作为来访者时一样,让我震撼。

我们以为我们想要亲密的关系,但其实,我们不想要。

有很多潜意识的原因,因为在写文章。我们只能粗暴给一些并不一定准确的解释了。

4

当我们在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意味着什么?什么样叫亲密?

意味着你必须打开自己,不说全然打开,至少你要打开很大一部分。什么叫打开自己?你需要去表达更多你真实的感受。

比如,伴侣让你不满,你第一反应是发脾气。

发脾气这个动作,你看上去很野蛮对不对?其实它的作用巨大。我们先假设一下,我们以后不发脾气了。这个很好理解,很多心理学的课程都在教你,遇见事情表达感受啊!表达感受啊!不要攻击对方啊!!

我就绝了望了,表达感受这么简单,但为什么我真正决定要去使用它的时候,会变得结结结结结结结结,巴巴呢。

看,仅仅是想象一下让我去表达感受,我都开始结巴了。

先来感受一下:

亲爱的,你这样做,让我觉得很受伤,我其实非常期待你能... ...

当你这样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愤怒呢;

其实我很需要你。

看到这些感受,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意识到的感受是:肉麻、不自在、不知所措、紧张,甚至痛苦。你不想这样表达,哪怕你知道这样表达会促进你们亲密。

我们通常以为,我们不能表达是因为我们学不会。

其实你会,只是你有点害怕。

因为表达你自己的感受,意味着打开了真实的自己给对方看。而你潜意识知道,一旦你坚持不懈这样做,对方如果也是想和你建立关系的,他一定也会呈现真实的那个样子。

以前遇见事情你就发脾气,发脾气可以让你远离你真实的感受,这感受也许让你体验到脆弱。而且,发脾气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防御,你可以想都不用想,直接甩出去,简单,粗暴,好用。

当你这样发脾气的时候,对方必然也会奋起反击,他真实的愿望、脆弱,也不用呈现出来了。

完美,你们都不用看见真实的对方。

这,也许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看见真实的对方意味着什么?

有很多人,有权威恐惧。不敢去跟比自己权威的人表达感受。他如果去做心理咨询,他的咨询目标也许是:如何学会去和领导表达愤怒。

咨询师会以这个为目标吗?一开始大概会吧,先骗骗你嘛。不好听,换个词,先骗骗你的潜意识嘛。

你必然会出现这个问题:教了你怎么表达,不行啊,我表达不出来,我发抖,我不想表达,我紧张,我决定不表达了,还是退回原来的模式吧。

再往前,这个咨询目标不知不觉就已经变了。你会越来越发现一个真相:假如你真的无法去表达,也许是你潜意识不想表达。

你不想呈现真实的自己给他,你也不想看到真实的对方。

因为这样,太近了。

你说你是想要近的?有这样的可能。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另外一个解释导致的无法表达:潜意识中,你根本不想离别人太近。

你根本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开放自己,你根本不想建立亲密的关系。

这到底是为什么???

5

一、熟悉的模式虽然让你痛苦,但安全;

虽然你总是和丈夫吵架,你总是无法和别人表达感受,你总是没办法替自己争取权利,但,这是安全的。

因为如果改变,你不确定会发生什么。

曾经你非常开放自己的时候,我们假设你受过挫,你被父母嘲弄、打压、忽视。你渐渐知道这样不行,压抑自己的需要、和他们对吵、或吓得哆嗦,这是你应对下来的模式。

这个模式现在不适用了,但你的潜意识没有觉察到。你的潜意识像你内心,最忠实的骑士,他总是在你能意识到之前,就替你清扫危险。

表达感受?千万不行。这是会被嘲讽的,会不被满足的。赶紧停住。

如果你能觉察到你的潜意识,也许你就停住了。但你不能,相反的是,你意识到的是,我要表达,我要表达,不论如何我要表达!我要靠近对方,表达使我靠近。

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会形成什么?表达着就大发脾气;在表达的时候,结结结结结结结结,巴巴;紧张、拉肚子、焦虑、害怕。

一般你会听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

通常,假如你的行为达不成你的心愿,你也许已经不自觉地听从了潜意识。

NND,谁要表达,吵啊,父相伤害啊;

二、你不想看到真实的自己和对方;

离自己真实的感受很近,是件迷人但危险的事。

这意味着你更少防御,更多看到自己。你会看到不如意的部分,你的脆弱、嫉妒、委屈、不强大。

当你去在关系中,不论是和伴侣、朋友、领导,表达你真实的感受时,你必然要触碰到这部分,这需要勇气。

同样,你也不想看到真实的对方。

当你不表达自己的时候,你就可以去随意投射。你可以引诱对方进入你熟悉的投射性认同中,引诱对方呆在你旧的模式中,将他变成你曾经的养育者,这虽然不能带来新的关系体验,但这是安全的。

一旦你真实表达了自己,我的天,这个太刺激了。

你猜会发生什么?

你根本猜不到会发生什么!

这个,才是最让你恐慌的。

比如,你和对方争吵的时候,你会预期对方的反应,他会暴跳如雷。然后你继续试探,你大概知道对方会在暴跳10下之后偃旗息鼓,暴跳20下之后跳不动了,对骂30分钟后你们会冷战,冷战3天后你们会和好。

这个不太舒服,但,多么安全啊。对方的一切举动在你的控制之下。

而你去表达感受呢?

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天知道接下来这个人会变成什么样!他会生气?诧异?离开我?暴打我?

这个无法掌控的感觉,和曾经你无法控制父母一样。这是难以忍受的,因为一旦对方的反应不在你预期内,会激起你强大的焦虑。

只有回到熟悉的模式中,你才能应对对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来访者说:我想和丈夫亲密,不想总是像我父母一样吵架,可真实情况是,我和丈夫也整天吵架。

这个模式是让你痛恨的,但安全。

这是相反的情况,你的控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为了避免危险,失控意味着危险的潜伏。

但我们也能意识到,一旦我们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方是有可能来满足我们的。我们以前用争吵、回避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

但假设我们开始表达自己,心平气和,对方有极大的可能,会来满足我们。

三、你不希望对方满足你。

这个很难理解对不对,没关系,不要对号入座。假如这个戳到你,有一天它会起作用的。

对方满足了你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天啊,对方变了。然后呢?然后他会持续改变吗?他为什么会变?我曾经好希望能改变对方,但是他真的变了。

首先这和我曾经经历过的太不同了,我觉得不知所措。

我觉得这生活很美好,但是也很陌生。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维护这个美好的话,我是否需要一直打开自己?

我已经尽力去做了,这个美好来临了,而如果一旦这个美好不再存在,是不是意味着,我再怎么做也不会有用?

以前我对你怒吼的时候,至少有个退路:假如我们的关系处不好,是因为你不好。因为你总是不改变。

可现在,你变了,在我尽力下,你真的来满足我了。

如果有一天这个关系还处不好,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再也做不了什么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需要为这段关系的结束承担责任?

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实我是成年人,其实我长大了。

当我不竭力为自己争取,我可以永远保存一个幻想。而当我如此努力去为自己争取,那就意味着,我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而这真相,我真的愿意睁眼去看吗?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经营人生学院婉露老师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方向。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的学习,还参加了教育培训、创新创业,曾获多个奖项。性格开朗容易相处,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热爱心理学。有多年教学经验。从事紧张教育工作也有六年多 ,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擅长上台紧张,演讲紧张,说话紧张等方面。擅长让学员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员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婉露老师微信号:xey_88
最近文章
  • 如何突破紧张:克服紧张心理的七个方法
  • 上台演讲紧张要怎么办
  • 开会发言或当众讲话紧张声音颤抖怎么办?
  • 消除公众演讲时候的紧张情绪
  • 上台演讲紧张要怎么办
  • 心理素质差,遇事紧张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