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等同于自卑和自负

关于自信这个问题,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自信,可以等同于是在自卑和自负这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过于缺乏自信,容易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过于自信,容易导致自负心理的出现,而这两种表现不管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还是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优点,也包括认识自己的缺点,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可以视为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但是,建立正确的自信心这事,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困难。

自信心也许是许多人心中最缺失的一部分。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倘若想要得到周边遭人的认可或者羡慕的眼光,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炫耀一些自己或他人平时不轻易拥有的东西。

作家亦舒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这段话可以让我们一直咀嚼下去,不论你现在是自卑还是自负还是自信,而关于自信,也应该是由内而外而散发出来的神形合一的气质。

自信是事业有成的基础。远大的理想源于自信,不懈的追求也源于自信,成就辉煌的事业更需要自信。自信是对自己能力、潜力和力量的正确估计,也是超越自我、追求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曾国藩在两次赴京会试都落第的情况下,发出了“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的豪言壮语。这非凡的雄心壮志正是源于他的自信。也正是这种自信,才成就了他后来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是,自信过了头,就是自傲。自傲即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自视清高,自命不凡。春风得意、学业有成或者仕途顺遂的人,往往容易犯自傲的错误。在曾国藩中进士、点翰林的那年,他的祖父星冈公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官是做不尽的,你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便全好了。”

  自傲不仅是个人事业有成的绊脚石,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绊脚石。自傲的人往往瞧不起周围的人,因此别人也不愿意和他接近,对他敬而远之。曾国藩在给他弟弟国华的信中曾经这样说:“自古以来,失德致败的原因有两条,一是骄傲,二是多言。温弟与我相似,话语多为尖刻,常傲气凌人。应当抑制自己……否则,大家都会讨厌你,鄙视你,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曾国藩的这段话可谓是情真意切,很值得那些由于自傲而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人认真反思。

总是处在不自信的状态下,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令人滋生低落的情绪。以致无论干什么都处处担心,无胆无魄,更是没有相应的勇气。

其实对于这一类人,自己的心里也是很痛恨自己的,可他们更痛恨的则是无力去改变。因此很容易便陷进自我纠结的心境中,整日郁郁不快,犹犹豫豫,让人一看就是一副好捏的软柿子模样。

别让人生 输给了情绪。

提升自信
遇见更好的你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