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里不为人知的故事

1、关于抗拒:

今天的个案是个美丽的女子,穿着时尚,落落大方........

当她把奔驰车钥匙放在咨询桌上的那一刻起,就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王教授,其实我不相信心理咨询能救我,但我的朋友极力推荐你,就在路上我还在想,你这个在我朋友眼里神奇的人物有何等不凡的能力.........”

我笑了笑说:“你好!你都想到什么?”

“我在想您说出,非常专业的术语,然后是沙盘、躺椅、各种量表..........”个案饶有兴致的回答。

“现在你的感觉如何?”

“感觉没有想象的复杂,还不如我前任的咨询师,让我摆沙盘,还拼什么卡片..........。”

“你的感受呢”

“有些失望......”

“你有些失望?”

个案点了点头。

“你能告诉我,你的失望源于什么?”

“我对您的期待,我希望您能救我。”

“嗯,希望我救你,我看到你刚刚坐下。”

“对啊,我刚刚坐下,我们还没有开始。”个案疑惑的说。

“没有开始,你就已经有答案了?”我笑着问。

“哎呀,是的,我自己想的,我自己想的,专业术语、沙盘,复杂的技术,量表......”个案自言自语的重复着.........重复了一会,她说,“我感觉我总活在自己预想的世界里..........是的,我的预想,我的预想.........。”

“活在预想的世界里,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关切的问。

“我担心,我焦虑,是的,我活在预想的世界里就会担心,就会焦虑,哎,对啊,好奇怪啊,教授,我好像明白点什么啦..........”个案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

我微笑的注视着对方:“好的,那我们现在开始...........”

2、关于动力:

今天的来访者从外省过来,驱车行驶500多公里,父母告诉我,孩子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动力不足。

动力不足,按着格式塔的观点是能量启动受阻,也就是个案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实施于行动中...........

通过与孩子的简短交流....

我进行了“实验”的设置,我请他此刻闭上眼,放松、呼吸,大脑中想到什么,就说出来,然后试着做........

孩子想到了要给旧友打电话,我递给他电话,他说好久没联系了,算了吧;

然后想到了初恋女朋友,想去见她一面,告诉她,他一切都好,算了吧,没有意思;

他想跟朋友一起去滑雪,想想父母不会同意,算了吧;

“算了吧”我邀请他重复........

他不断重复着,不断叹气 ,完全没有力量..........我似乎找到了他的模式............

我迅速开始第二个实验,当他呆在这个实验里的时候,呆在这个感受,呆在这个画面里,

他最想说得是,他智商不低 ..........

孩子小时候,去了一家教育机构,去测智商,结果旁边的小孩智力测试都做完了,他却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

一个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浮现了.........

咨询结束后,我邀请父母走到孩子跟前,孩子看着父母告诉他们,他智商不低,三口之家紧紧抱在一起.........

临走的时候,他拿了父亲的手机跟旧友拨了电话.....

here and now ,how ,都是格式塔疗法的精髓,此次咨询我将此时此刻与行为做了链接的尝试,当然第一个尝试的不是我,是皮尔斯,他对how 的解读是doing,各位师友可以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去应用....

3、关于躯体:

我的身体紧绷,无法放松!

今天的个案告诉我,近期他的身体和精神高度紧张,始终放松不下来,同时还有神经衰弱。

昨晚12点左右,他睡不着觉后,便起床坐了一会儿,心情低落,大脑一片空白,后来,他出去溜达了几圈,精神才慢慢的好了一些,脸部发烫,睡觉时脑袋紧绷,始终放松不下来,老是拿着劲。

他在与我交流的时候,身体不自觉地就缩成一团。

我与他一起探索希望能发现些什么,于是我们做了实验的设置:我让他放大他的身体表达,将自己蜷缩的更紧,他告诉我,这样很舒服,于是我与他一起呆在这个所谓的“舒服”里.........

直到他告诉我这个感觉让他想到了他“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前不久在一次竞聘上岗的过程中,他有些紧张,身体也是这样蜷缩着,等待着自己的述职,他自认为表现得很出色,然而却输给了其他人.............

咨询结束后,他告诉我似乎明白了自己紧绷的模式.........

当个人身体不想放松的时候,一定是个人的“需要”,用这个“需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活在那个“存在”里,自己才有意义,也就是那个“竞聘”让他很有存在感........

竞聘=蜷缩=紧绷=存在,竞聘没有成功,欲望被压制了,需求没有真正的满足,所以紧绷无法消退,个体能量被“固着”了,无法流动起来。

个案走后,我久久的沉默,想起当年Hersonski对我的忠告,心理问题就像是一潭死水,咨询师要让这潭死水活起来...........

4、关于柔软:

我变得轻松柔软了。

今天的个案告诉我,他总停不下来,总在不停的工作。

当我问他,停下来后他的感受时,他告诉我没有感受。

于是我设计了双椅子对话的实验:一个是停不下来的自己,另一个是停下来的自己,他非常排斥“停下来的自己”,他甚至不愿坐上那把椅子,他一直冲着“停下来的自己”大喊,“你可以的,你一定能撑下去,你不要停..........”

当他喊完后,我试着邀请他坐在象征着“停下来的椅子上”,

他说,此刻的感觉就是无力,我问他,无力说明什么?

他告诉我,“无能”,这时候他的眼泪流出来...........

格式塔疗法认为,心理的内在冲突与人格的两种相反的极性倾向相关。一般来说,人的自我概念排斥对我们内心深处的两极倾向的痛苦察觉,拒绝或否定看到自身中那些我们不愿接受的部分。

双椅子技术是很好的整合方法,今晚的个案通过这项技术释放了情绪,整合了自我,离开的时候他告诉我,王老师我觉得我变得轻松柔软了........

5、关于分离:

今天的来访者通过一个疗程的咨询,严重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在分离时,他有些不舍,我做了最后的实验,和他一起闭上眼睛,回忆我们咨询的场景和画面,跟这些画面做告别说再见.......

睁开眼,他向我一边表达感谢,一边说,他觉得格式塔心理咨询特别像一名资深的临床医生在做手术,好像不用打麻药,瞬间就把人麻醉了,让人很喜欢沉醉在这个麻醉舒服的感觉里,然后不知不觉手术结束了,浑身的轻松..............

我们任何人面对分离的时候都会有不舍,我们来到一片美丽的地方,我们认识一位知心的朋友,我们心仪已久的一份工作,我们身边的每位挚爱亲人................

分离是我们人类一生的课题,分离是人之常情。不舍是我们每个人的需要,正常的表达自己的需要,说明他具有面对分离的能力,面对给他解决了生命中大问题的人,分开时候有不舍,有感恩,恰恰很正常.........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经营人生学院婉露老师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方向。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的学习,还参加了教育培训、创新创业,曾获多个奖项。性格开朗容易相处,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热爱心理学。有多年教学经验。从事紧张教育工作也有六年多 ,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擅长上台紧张,演讲紧张,说话紧张等方面。擅长让学员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员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婉露老师微信号:xey_88
最近文章
  • 如何突破紧张:克服紧张心理的七个方法
  • 上台演讲紧张要怎么办
  • 开会发言或当众讲话紧张声音颤抖怎么办?
  • 消除公众演讲时候的紧张情绪
  • 上台演讲紧张要怎么办
  • 心理素质差,遇事紧张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