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要怎么去展开对话呢?有些人在面对喜欢的人的时候就是大脑一片空白,没法像平时跟朋友一样聊天。人多说话紧张怎么办才好呢?
在这里告诉大家,复合逻辑有一个核心,三个规则。
这一个核心,是概念。
所有的对话都是围绕着概念进行的,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辽宁”是一个概念,“东北人”是概念,“炖菜”“广东”“广州”“小吃”“好玩的”这些都是概念。你的聊天内容一定是围绕着某一个概念去阐述的,然后转化到下一个概念中,也就是切换话题,优秀的聊天者其实就是话题切换得自然。
那么怎么自然地切换话题呢?这就涉及到了复合对话逻辑的三个规则:
规则一:新的概念比之前的概念大。
规则二:新的概念与之前的概念一样大。
规则三:新的概念比之前的概念小。
同学们看了可能会说,这算什么鬼规则啊。
先别急,给大家解释一下。
规则一,比如:“东北人”比“辽宁人”的概念大。
规则二,比如:“东北人”和“东北菜”的概念一样大。
规则三,比如:“南方人”比“中国人”的概念小。
我们来实际展开和应用一下看看。
我们假设聊天内容由对方是辽宁人开始。使用规则一,我们可以聊到东北人很热情,这就是从小的概念“辽宁”切换到更大的概念“东北人”的一种模式。聊到“东北人”,我们又会想到“东北菜”,这是使用了规则二,两个概念一样大;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从“东北人”去聊到“中国人”,这还是使用了规则一。接下来,由“中国人”你可能聊到“南方人”“中国女孩”“中国老人”等同等概念,也可能会聊到“中国文化”“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更小的概念,并以此规则不断切换话题。
再比如我们的聊天通常都是从名字开始的,从名字我们就可以展开很多内容,因为你的名字一定是由爸爸妈妈或算命师父起的,总之一定有它的意义和渊源。那么你接下来就可以去讲,为什么爸爸要给你起这个名字,然后再使用规则二,由“爸爸给你起名字”讲到“爸爸的其他事情”,跳转到一些可能是爸爸的日常习惯啊,搞笑的小故事啊,再由这些内容跳转到其他话题,比如“妈妈的事情”,然后可以将话题抛到对方那里,或将概念扩大或缩小。
大家懂了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合对话逻辑,通过概念大小的切换将聊天内容一直持续下去,这是一个联想的过程,其实我们平时一直都在用。
比如你跟朋友聊天,你们的共同好友小王结婚了,你们可能由此展开小李也结婚了(规则二),最近好多人结婚啊(规则一),小王过阵子可能就生孩子了(规则三),小张的孩子都两岁了(规则二)等等。
本质上我们所有的聊天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个核心和三个规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复合对话逻辑,只是自己没有感觉到而已。
通过今天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意识到自己平时交流的规律,在面对喜欢的人时,自然地将愉快的对话一直进行下去,让对方感觉跟你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并期待着与你下一次见面。
上一篇: 人多说话紧张怎么办下一篇: 人多紧张话紧张怎么办才好?